中国历史上母仪天下的十大皇后盘点 中国历史上有多少位皇后

那些在史书里留下笔墨的皇后们


,中国历史太长,朝代太多,几千年,估计专业人士也不敢具体确定有多少位,我们现在知道的都是古人有记录的,也许还有没记录的,有的皇帝有一任皇后,也有好几个皇后的,但是可以确定的是皇后的人数是远远多于皇帝的,有的美貌,有的智计无双,有的贤良淑德,有的手段残忍,有的外戚专权等等。


秦始皇统一六国,皇帝才作为最高统治者的称号出现,而秦始皇是没有册立皇后的,所以我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皇后,是汉高祖刘邦的皇后吕雉,而且是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性,开启了外戚专权的先河。

1.西汉高祖刘邦皇后(吕雉)——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执权的女性

2.西汉高祖刘邦姬(薄氏)——中国历代后妃中典型的贤母形象

3.西汉文帝刘恒皇后(窦氏)——中国古代的“灰姑娘”

4.西汉武帝刘彻皇后(陈娇)——“金屋藏娇”

5.西汉武帝刘彻皇后(卫子夫)——被命运左右的女人

6.西汉武帝刘彻妃(李氏)——唯美主义者

7.西汉宣帝刘询皇后(许平君)——最终未逃脱厄运的幸运皇后

8.西汉宣帝刘询皇后(霍成君)——权势之争下的牺牲品

9.西汉元帝刘爽皇后(王政君)——毁了大汉帝国的女人

10.西汉成帝刘骜皇后(赵飞燕)——一飞飞上天

11.西汉成帝刘骜昭仪(赵合德)——美若天仙却不失心狠毒辣

12.西汉哀帝刘欣皇后(傅氏)——独守空房,只因丈夫宠幸男人

13.东汉光武帝刘秀皇后(郭氏)——中国后妃群中的幸运儿

14.东汉光武帝刘秀皇后(阴氏)——史上少有的拥有幸福圆满婚姻的皇后

15.东汉明帝刘庄皇后(马氏)——与世无争的贤德皇后

16.东汉和帝刘肇皇后(邓绥)——一生宁静致远的典型

17.东汉安帝刘祜皇后(阎姬)——在权势的漩涡中挣扎的女人

18.汉元帝赐匈奴王妃(王昭君)——出塞和亲

19.三国蜀昭烈帝刘备皇后(吴氏)——刘备的最后一个夫人

20.三国吴大帝孙权皇后(潘氏)——倾国倾城的一代皇后

21.西晋武帝司马炎皇后(杨艳)——一个聪慧绰约的皇后

22.西晋武帝司马炎皇后(杨芷)——被历史推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23.西晋惠帝司马衷皇后(贾南风)——西晋王朝中的“女主角”

24.西晋惠帝司马衷皇后(羊献容)——一个曾同时成为两国皇后的女人。命运坎坷的晋朝皇后,嫁了两位皇帝五废六立

25.东晋康帝司马岳皇后(褚蒜子)——三次垂帘,极有政治头脑的女人

26.南北朝北魏文成帝拓跋溶皇后(冯氏)——北魏杰出的女政治家

27.南北朝北魏孝文帝元宏皇后(冯氏)——历史上生性淫荡的皇后

28.南北朝北魏宣武帝拓跋恪皇后(胡氏)——一个有政治谋略的女中豪杰

29.北齐武成帝皇后(胡氏)——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娼妓皇后

30.隋文帝杨坚皇后(独孤氏)——中国封建社会一夫一妻制的先锋

31.隋文帝杨坚贵人(陈氏)——一生波折多作弄

32.隋炀帝杨广皇后(萧氏)——生不逢时,难以改变亡国的命运

33.唐高祖李渊皇后(窦氏)——隋唐时期一位伟大的女性

34.唐太宗李世民皇后(长孙氏)——历史上的一代名后

35.唐高宗李治皇后(王氏)——宫廷内部斗争的牺牲品

36.唐高宗李治皇后(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

37.唐中宗李显皇后(韦氏)——政治野心膨胀的皇后

38.唐玄宗李隆基皇后(王氏)——唐玄宗政治冒险的积极参与者和支持者

39.唐玄宗李隆基贵妃(杨玉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四大美女之一。唐玄宗看上了杨玉环横刀夺爱 李瑁为何不反抗?

40.唐肃宗李亨皇后(张氏)——一生追逐权势的女人

41.唐代宗李豫皇后(独孤氏)——代宗生命里最爱的女人

42.唐宪宗李纯贵妃(郭氏)——唐代后期影响最大的一位贤后

43.唐昭宗李晔皇后(何氏)——一生多苦多难的可怜皇后

44.后粱太祖朱温皇后(张惠)——被史书称之为“五代第一贤妃”

45.后唐庄宗李存勖皇后(刘玉娘)——尔虞我诈、薄情寡义的代名词

46.后唐明宗李宣(曹氏)——历史上的一位福后

47.后唐明宗李直淑妃(王氏)——天生丽质“花见羞”

48.后晋出帝石重贵皇后(冯氏)——荒谬乱伦的皇后

4g.后汉高祖刘知远皇后(李氏)——不能低估其政治作用的女人

50.南唐列祖李羿皇后(宋福金)——抱定女子不干政的祖训

51.南唐后主李煜皇后(大周氏)——天资国色的一代才女

52.南唐后主李煜皇后(小周氏)——自古红颜多薄命

53.后蜀后主孟昶贵妃(徐氏)——花蕊夫人

54.宋真宗赵恒皇后(刘娥)——极有政治手腕的女人。宋真宗皇后刘娥为何不能像武则天那样成为女皇

55.宋真宗赵恒皇妃(李氏)——一位不幸的王妃

56.宋仁宗赵祯皇后(郭氏)——一个悲剧人物

57.宋仁宗赵祯皇后(曹氏)——历经大宋三朝的皇后

58.宋仁宗赵祯皇后(张氏)——宋朝第一位死后受册封大礼的贵妃

59.宋哲宗赵煦皇后(孟氏)——中国历代皇妃中因祸得福的典型。世界以痛吻我我愿回报以歌 孟氏垂帘重建大宋

60.南宋光宗赵悖皇后(李凤娘)——历史上有名的妒后

61.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皇后(述律平)——断腕皇后

62.辽景宗耶律贤皇后(萧绰)——睿智皇后

63.元太祖铁木真皇后(孛儿帖)——元朝的开国皇后

64.元太祖铁木真汗妃(合答安)——有情人终成眷属

65.明太祖朱元璋皇后(马氏)——后世皇后效仿的楷模

66.明成祖朱棣皇后(徐氏)一一有勇有谋的一代贤后

67.明仁宗朱高炽皇后(张氏)——女中尧舜

68.明英宗朱祁镇皇后(钱氏)——贤德忠厚的皇后

69.明代宗朱祁钰皇后(汪氏)——刚直的个性使其经历波折

70.明宪宗朱见深皇后(吴氏)——只做了一个月零一天的皇后

71.明宪宗朱见深皇后(王氏)——捡来的后位

72.明宪宗朱见深贵妃(万贞儿)——半老徐娘做贵妃。明朝后宫最狠毒的女人万贵妃,差点害明朝绝后

73.明孝宗朱韦占樘皇后(张氏)——忧郁而终

74.明世宗朱厚熜皇后(方氏)——伴君如伴虎

75.明世宗朱厚熄皇后(陈氏)——命运悲惨的皇后

76.明穆宗朱载重贵妃(李氏)——与世无争走完一生

77.明神宗朱翊钧贵妃(郑氏)——万历一朝的风流人物

78.南明桂王朱由榔皇后(王氏)——女中人杰

79.清太祖努尔哈赤大妃(纳喇氏)——美丽、智慧、贤淑并存的女性

80.清太祖努尔哈赤大妃(阿巴亥)——政治的牺牲品

81.清太宗皇太极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皇太极的默默支持和守护者

82.清太宗皇太极宸妃(海兰珠)——皇太极最宠爱的妃子

83.清太宗皇太极庄妃(叶赫那拉氏)——一位历经清初三朝的杰出女性。孝庄太后与多尔衮皇太极的三角关系:揭秘孝庄情史

84.清世祖顺治贵妃(董鄂氏)——红颜薄命的传奇皇妃

85.清圣祖康熙皇后(赫舍里氏)——康熙皇帝的贤内助

86.清圣祖康熙妃(乌雅氏)——最无可奈何的母亲

87.清世宗雍正皇后(乌喇那拉氏)——雍正唯一的皇后

88.清高宗乾隆皇后(富察氏)——大清朝最受皇帝敬重的皇后

89.清高宗乾隆贵妃(魏佳氏)——一生得到幸运女神的垂爱

90.清高宗乾隆容妃(和卓氏)一一以西域维族女子身份入宫的妃子

91.清仁宗嘉庆皇后(喜塔腊氏)——傀儡皇后

92.清宣宗道光贵妃(博尔济吉特氏)——清代历史上皇后不系皇帝谥号的特例

93.清文宗咸丰皇后(钮祜禄氏)——宽厚仁慈、善良勤俭的皇后

94.清文宗咸丰贵妃(叶赫那拉氏)——在中国历代皇后中最臭名昭著的一位

95.清穆宗同治皇后(阿鲁特氏)——享受了最隆重的皇家婚礼的皇后

96.清德宗光绪珍妃(他他拉氏)——光绪皇帝的至爱

97.清德宗光绪皇后(叶赫那拉氏)——孤寂一生

98.清德宗光绪瑾妃(他他拉氏)——平平淡淡,活了一个甲子

99.末代皇帝宣统皇后(婉容)——末代皇后

100.末代皇帝宣统淑妃(额尔德特氏)——敢于向皇帝提出离婚的妃子

中国古代最杰出的十位皇后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贤后(著名的皇后)

汉高祖之后吕雉

吕雉(前241年-前180年),字娥姁,通称吕后,或称汉高后、吕太后等等。单父(今山东单县)人。汉高祖刘邦的皇后(前202年—前195年在位),高祖死后,被尊为皇太后(前195年—前180年),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皇后和皇太后。同时吕雉也是封建王朝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子,掌握汉朝政权长达十六年。《史记·吕太后本纪》(项羽和吕后不是皇帝,但是司马迁仍将他们列入记录皇帝政事的“本纪”)是《史记》中唯一一篇单独为女性作的传记。

吕后为刘邦剪除异姓诸王侯中起了很大作用。高祖死,吕后以惠帝年少,便策划诛杀诸旧臣,从中取得实际政权。又毒死赵王如意,砍断戚夫人手足,使她变哑,并置之厕中,名为「人彘」。惠帝不满吕后所为,忧郁而死。吕后遂临朝称制,为中国帝后专政的第一人。

历史上对吕雉的评价毁誉参半。但无论如何,在我们的年代,看到的是她在当时为她的子民所作出的功绩为定论的,所以仅在这一方面,对她的评价是正面的。

1、窦漪,汉文帝皇后,从地位低下的侍女跃为汉文帝皇后,又亲历“文景之治”,一生辅佐了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三代皇帝,身为汉景帝母和汉武帝祖母得享高寿,史称窦太后,为历史上最幸运的女人之一。出身贫寒而天授漪媚的她备受命运垂青,从代王妃到皇后,太后,皇太后,靠的不仅是运气,还有自身的本事。

西汉孝文皇后窦漪房(公元前205年-公元前135年或公元前129年),清河郡观津(今河北省武邑县观津村)人。是西汉时期汉文帝刘恒的皇后,汉景帝的母亲。窦氏出身贫寒,她的父亲为了逃避秦乱,隐居于观津钓鱼,却不幸堕河而死,遗下三个孤儿,汉初,朝廷到清河召募宫女,窦氏年幼应召入宫,吕后将一些宫女分给诸侯王的时,窦氏被分给了汉文帝。与汉文帝育有一女二男,长子刘启即后来的汉景帝,最宠爱的是小儿子刘武,从地位低下的侍女跃为汉文帝皇后,又亲历“文景之治”,身为汉景帝母和汉武帝祖母得享高寿,史称窦太后,为历史上最幸运的女人之一。窦氏出身贫苦,同情百姓的悲惨遭遇,常劝文帝节俭,减轻百姓的负担,文帝“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车骑服御无所增益。”(《汉书?文帝纪》)。窦太后死于西历前135年(汉武帝建元六年)时年约七十一岁。太皇太后去世,与文帝合葬霸陵。窦太后是中华帝国最后一位拥附“黄老思想”的统治者,在她的影响下,西汉政权能继续由刘邦时期定下的“以民生息”、“无为而治”的精神。把汉王朝推上了强盛的高峰。她谋传胶东略承沛公,芳流观津名留汉青。她的时代上承汉高祖伟业,下启汉武帝雄风。

将错就错却改变了命运

公元前195年,高祖刘邦驾崩,吕雉作为皇太后操纵国政。当时,吕后挑选一些宫女出宫赏赐给诸侯王,每个王五名,窦氏也在选中之列。窦氏因家在清河,离赵国近,希望能到赵国去。她向主持派遣宫女的宦官请求,一定要把她的名字放到去赵国的花名册里。这个宦官在分派宫女时却把这件事忘了,把她的名字误放到去代国的花名册里了。她于是去了代国。虽然这不是她的心愿,但抵代国后,深得代王刘恒的喜欢,宠爱并封为美人。初入代宫代王刘恒已有王后,等代王王后病死后,代王独幸的窦美人被封为王后,在代国期间先与代王刘恒生长女刘嫖,后来又生了两个儿子:长子刘启(汉景帝)、次子刘武(梁王)。

公元前157年,汉文帝驾崩,景帝刘启即位,皇后窦氏成了皇太后,史称:窦太后。窦后从皇太后开始了其左右朝政的生涯直到病逝。

2、阴丽华,刘秀的第二任皇后,刘秀爱阴氏,然听阴氏之见先立郭氏为后,终于还是废了同样患难以共的郭氏,匡扶阴氏为皇后。有一句流传千古的名言:“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论人品勤俭节约,贤妻良母,论外貌,长相美貌,论手段,不输武才人,中国这么多皇后,好皇后她榜上有名。

东汉光烈皇后阴丽华(公元5—64.年3.1),南阳郡新野(今河南省新野县)人。东汉王朝开国皇帝刘秀的第二任皇后,刘秀的结发妻子,为春秋时代著名的齐相管仲后人。阴丽华在历史上以美貌著称。史载,刘秀还是一个没落皇族之时,十分仰慕阴丽华的美貌,“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刘秀此言出自《后汉书·皇后纪·光烈阴皇后本纪》:光武适新野,闻后美,心悦之。后至长安,见执金吾车骑甚盛,因叹曰:“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刘秀称帝之后,阴丽华成为了他的宠妃,备受光武帝的宠爱。建武十七年,即刘秀扫灭群雄、统一天下之后的第5年,阴氏被册封为皇后。永平七年,阴丽华逝,在位二十四年,与刘秀合葬于原陵,东汉君臣上其谥号为“光烈皇后”。《后汉书·皇后纪》记载阴丽华的性格:恭谨俭约,很少嗜好赏玩珍品,不喜欢嬉笑戏谑。生性仁爱孝顺,怜悯慈爱。阴丽华皇后内持恭俭,外抑宗族,为一代贤后。

3、独孤氏,隋文帝杨坚开国之后,封为文献皇后,常与文帝讨论时政,时称“二圣”。

隋朝文献皇后独孤伽,文献皇后独孤氏,名伽罗(公元543——602年年9月15日),隋朝云中(今大同)人,周大司马独孤信之七女。独孤信见杨坚相貌奇伟,器宇轩昂,故将伽罗女许配为婚,时年十四。隋文帝即位之后,封为文献皇后。文献皇后很有政治才能,每当与隋文帝议论国家大事,看法往往不谋而合,十分一致,故而宫中称为二圣。但她却在确立隋王朝的继承人上犯了错误,对废掉忠厚的长子杨勇,改立比较善于伪装的次子杨广为太子负有一定责任。仁寿二年八月,文献皇后病逝永安宫中,终年59岁,葬于太陵。

4、窦皇后,与唐高祖李渊生有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李无霸及平阳公主五位子女,皆为大唐天下的奠基者。

唐朝太穆皇后窦氏,太穆皇后(约569年—约613年),窦氏,唐高祖窦皇后,北周定州总管神武公窦毅与北周武帝姐姐襄阳长公主(宇文泰外孙女)的女儿。聪慧刚毅,颇有才华。嫁李渊,生子李建成,李世民,李玄霸,李元吉,一女平阳公主。谥称太穆皇后。

据说这位太穆皇后生来不凡,刚出娘胎头发就长过颈项,三岁时这头发就已经与她的身高一样长短了。周武帝对这位外甥女非常喜爱,自幼就将她养在宫中。她对舅舅北周武帝与皇后突厥公主夫妻失和的状态非常担心,劝周武帝说:「四边未静,突厥尚强,愿舅抑情抚慰,以苍生为念。但须突厥之助,则江南、关东不能为患矣!」这时窦氏可能只有六七岁年纪,能有如此见解,顿时语惊四座。周武帝第一个正色以对,立即接纳小甥女的进谏,从此对阿史那皇后态度大为转变。隋文帝受北周禅,窦氏大哭道:「恨我不为男,以救舅氏之难。」窦毅与襄阳长公主忙掩其口说:「汝勿妄言,灭吾族矣!」窦毅对妻子襄阳长公主提出要求:「此女才貌如此,不可妄以许人,当为求贤夫。」——经过广泛而苛刻的「比武招亲」,最终「雀屏中选」的东床快婿也非寻常人,乃是未来的唐高祖李渊。李建成、李世民、李玄霸、李元吉、平阳公主都是她的亲生子女。

隋大业年间,在涿郡去世,时年四十五岁。唐朝建立后,窦氏追封为皇后;唐高宗上元元年八月时,上尊号为太穆顺圣皇后。

5、长孙皇后,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后,史上著名的贤后,生性节俭、深明大义,唐太宗开创李唐江山和“贞观之治”,与长孙皇后的贤淑是分不开的。

唐朝文德皇后长孙氏(公元601年3月15日—公元636年7月28日),长安人,北魏拓跋氏的后代,长孙无忌的妹妹,出生在一个官宦之家,父亲长孙晟隋时官至右骁卫将军。她从小爱好读书,通达理仪,十三岁时嫁给李世民为妻。唐朝建立后,她被册封为秦王妃。李世民登基后册封为皇后,史上著名的贤后,生性节俭、深明大义,唐太宗开创李唐江山和“贞观之治”,与长孙皇后的贤淑是分不开的。长孙皇后于仁寿元年出生于长安,大业九年(13岁)嫁给了唐国公李渊的二子李世民为妻。李世民升储登基以后,被立为皇后。贞观十年(636)六月,长孙皇后在立政殿去世,时年36岁。同年十一月,葬于昭陵。初谥曰文德.上元元年八月,改上尊号曰文德顺圣皇后。关于她的评价极高,千古一后,“有古后妃之美,无后世后妃之失”。她与唐太宗感情极深,少时结发,共同进退十多年。生死攸关亦不离不弃。

当李世民与李建成之间的嫌隙日益加深之时,她对唐高祖尽心侍奉,对后宫嫔妃也殷勤恭顺,极力争取他们对李世民的同情,竭力消除他们对秦王的误解。“玄武门之变”前夕,她又对秦府幕僚亲切慰勉,左右将士无不为之感动。李世民升储登极以后,被立为皇后。长孙皇后除尽心尽力的照顾李建成和李元吉的遗孀外,并悉心安排住处、挑选侍女照料生活起居,极尽抚恤之意。

虽然长孙皇后贵为一国之母,但生活勤俭朴素,完全没有官夫人的奢靡习性。她所使用的一切物品,都以够用为限,从不铺张。不仅如此,她也带动儿子、嫔妃们都这样做。有一回,太子的保母建议添购一些器具给太子使用,长孙皇后知道了很生气的说:“现在国家刚建立,百姓还生活在战乱不安当中,身为一国的太子,应该节俭自持,体恤百姓,才配的上是贤德的人君啊!” 唐太宗知道她深明大义,因此,下朝以后经常都要和她谈起国家大事。但她却很郑重地说:“牝鸡司晨,惟家之索。我是妇道人家,怎能随意议论国家大事?”太宗不听,还是对她说得滔滔不绝,但她始终却沉默不语。

如果说唐太宗是一位能接纳谏言的贤能皇帝,那么长孙皇后就是促成他有雅量、接纳直谏的幕后推手。有一次,太宗怒气冲冲的回来,直说要把魏征给杀了。一问之下,原来魏征经常在众人面前毫不留情的提出谏言,有时甚至让太宗觉得颜面尽失,所以太宗气得想把魏征除掉。不料,长孙皇后听完太宗的话之后,竟入内到房间,久之,换上隆重礼服而出。太宗惊异而不解。长孙皇后笑说:“恭喜皇上!臣妾听古人说:‘唯有明君,臣子才敢直言劝谏’,魏征敢如此大胆提出谏言,那表示陛下您有雅量,能接纳臣子意见,是个英明的皇帝啊!所以我要向您道贺呢。”太宗一听,才恍然大悟。

唐高宗之后武则天

武则天(624年-705年),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县东)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即位)、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为唐朝功臣武士彟次女,母亲杨氏。十四岁入后宫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赐号媚娘,唐高宗时初为昭仪,后为皇后,尊号为天后,与唐高宗李治并称二圣,683年12月27日-690年10月16日作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临朝称制,后自立为皇帝,定洛阳为都,改称神都,建立武周王朝,神龙元年(705年)正月,武则天病笃,宰相张柬之发动兵变,迫使武氏退位,史称神龙革命。唐中宗复辟,恢复唐朝,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后遵武氏遗命改称“则天大圣皇后”,以皇后身份入葬乾陵,唐玄宗开元四年(716年),改谥号为则天皇后,天宝八载(749年),加谥则天顺圣皇后。

武则天对历史发展做出的第一个贡献是,她打击了保守的门阀世族。第二是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第三个贡献是稳定了边疆形势。第四个贡献是推动了文化的发展。第五个贡献是知人善任。但是,在很长一个历史时期,武则天遭到的非议要比颂扬多得多。有的说她任用酷吏,肆行诛杀。武则天从做皇后到做皇帝,不断受到各种势力的反对。武则天除了动用武力镇压公开的反抗,便任用酷吏,来打击那些对她表示不满的人。由于她过高地估计了反对她的力量,因而也滥杀了许多无辜。但她诛杀的,主要还是贵族官僚及其党羽和家属,并不是一般的老百姓。历史上对她贬斥最多的是,她曾拥有几个男宠,这便成为她千古难泯的丑闻,成为文人墨客颠来倒去的话题,以至于连同她创造的卓著政治业绩也随之淹没了,关于她的内宠问题,因为武则天是皇帝,凡是皇帝,男皇帝可以有的,女皇帝也可以有。实际上,比起任何一个男皇帝的后宫来,她的男宠是微不足道的。

总的来说,武则天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女政治家,而且是一位杰出的女军事战略家。“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她在各方面都发展了贞观之治,并为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当然,武则天在政治上也有黑暗面,经济上也有过财政困难时期等等。但比起她的历史功绩,这些毕竟是第二位的。还应该指出当时经济有发展、国力很强盛,都不是武则天个人的功劳。由于均田制的推选和科举制的勃兴,使世袭贵族势力迅速衰落,中小地主阶层急剧崛起,大批文人学士昂然跻身政坛,这种历史趋势把武则天推上了女皇宝座。武则天顺应了历史时代,又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6、唐宪宗李纯郭贵妃氏。郭子仪之孙女,唐朝中后期影响最大的贤后。

唐朝懿安皇后郭氏,懿安郭皇后(?—847),祖父是唐朝尚父郭子仪,唐宪宗未立皇后,是后人尊称皇后,父亲是赠左仆射、驸马都尉郭暧。母代宗长女升平公主。宪宗为广陵王时,纳后为妃。以母贵,父、祖有大勋于王室,顺宗深宠异之。贞元十一年,生唐穆宗李恒。元和元年八月,册为贵妃。八年十二月,百僚拜表请立贵妃为皇后,是唐朝中后期影响最大的贤后。

宋真宗之后章献明肃皇后刘氏(968-1033),益州华阳(今四川省成都市华阳镇)人,又名章献皇后,宋真宗赵恒皇后。名不详,民间戏曲中将之称为刘娥,宋朝第一位摄政的皇太后,完成宋政权从真宗时代到仁宗时代的平稳交接,为宋在仁宗时期的繁荣打下基础,辅佐宋仁宗创下“仁宗盛世”。常与汉吕后、唐武后并称,史书称其“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

刘氏天生丽质,聪明伶俐,与赵恒年貌相当,很快如胶似漆。然而赵恒的乳母秦国夫人认为刘氏出身寒微,劝赵恒不要亲近刘氏不果,只好报与宋太宗,太宗大怒,圣旨一道下来,命逐刘氏出京。并为十七岁的赵恒赐婚,此时赵恒被封为韩王,新娘为忠武军节度潘美的八女儿,十六岁的潘氏受封为莒国夫人。然而,赵恒虽迫于皇命把刘氏送出王府,把刘氏偷偷藏在王宫指挥使张耆家里,却不愿离开刘氏,不时私会。这样偷偷摸摸,刘氏过了十五年。至道三年三月癸巳日,五十九岁的宋太宗赵光义病逝,遗诏传位于已立为太子两年的赵恒。赵恒继承大统,再也不用与刘氏偷偷来往了。赵恒于三月即位,五月册立郭氏为皇后,六月追封潘氏为庄怀皇后(后来宋仁宗改为章怀皇后)。虽然后宫三千佳丽,赵恒却并未忘情于刘氏,很快把刘氏接入宫里。景德元年(1004年)的正月,封刘氏为四品美人,正式成为后宫妃嫔的一位。当时,郭皇后之下,只有刘美人最为尊,连王府姬妾杨氏都只被封为五品才人。这时候的刘氏,终于可以正大光明地和真宗在一起了。刘氏虽然已经36岁,可是她聪慧温柔,一直获得真宗的专宠。

身为皇后的刘氏,却不像其他妃嫔只知争宠,她才华超群,通晓古今书史,熟知政事,每每襄助真宗,真宗根本离不开她。每日批阅奏章,刘皇后必侍随在旁。外出巡幸,也要带上刘氏。

虽然刘太后掌权日久,不愿把权柄交给仁宗,但她却依然是个慈母,仁宗少时体弱多病,刘氏忙于政务,让杨淑妃照顾,仁宗称刘氏为“大娘娘”,杨妃为“小娘娘。”

刘太后虽不愿还政于仁宗,却并未想过自立。程琳献图《武后临朝图》,刘太后亲掷于地,道:“我绝不会做这样的事!”太后表态后,群臣如释重负,仁宗也心怀感激,恭孝唯谨,更于天圣七年(1029年)九月颁布诏书,将太后生辰长宁节的仪礼升级到与皇帝生辰乾元节相同的程度。

辽景宗之后萧绰

萧绰(953年—1009年),中国辽朝女军事统帅、政治家。小字燕燕,辽朝皇太后,辽景宗耶律贤的皇后。在民间戏曲中被称为萧太后。辽大臣北府宰相萧思温的第三女。969年被册封为皇后,因辽景宗体弱多病,所以萧绰多临朝摄政,景宗去世,年仅35岁。萧绰在母寡子幼的情况下稳定了辽朝局势。1004年签订澶渊之盟,1009年还政辽圣宗,同年去世,年仅57岁。

萧绰是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一位女性统治者,为契丹族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改革家,她在位期间,辽朝进入了历史上统治中原二百年间最为鼎盛的辉煌时期。在中国军事博物馆里,在历代军事家的展厅里始终悬挂着萧绰的画像,我们通常称她为萧太后。

萧绰自幼便长的聪慧、美丽,而且成熟得很早。辽景宗继位后,选为贵妃。969年(保宁元年),被册封为皇后。971年(保宁三年),生辽圣宗耶律隆绪,后又生3子3女。辽景宗体弱多病,有时无法上朝,军国大事大多由皇后萧绰代理。975年(保宁八年),辽景宗谕史馆学士:“在书写皇后言论时也应称‘朕’或‘予’。”这表明萧绰可代皇帝行使职权,辽景宗的许多政绩都有萧绰的功劳。

7、孟皇后,孟氏宋哲宗赵煦的皇后孟氏,贤淑温婉。南宋王朝的创立人孟太后 赵构合法性的钦定人、世界以痛吻我我愿回报以歌 孟氏垂帘重建大宋

宋朝昭慈圣献皇后孟氏,孟皇后,元祐皇后(1073年-1131年),宋朝人,孟姓,故又常被称为元祐孟皇后,洺州(约在今中国河北省永年县)人,是宋哲宗的第一位皇后。其二度被废又二度复位,并二次于国势危急之下被迫垂帘听政,经历之离奇,实为罕见。公元1092年,哲宗十七岁,太皇太后高氏和向太后,选出了端庄娴雅的孟氏为皇后。隆佑太后一生经历曲折,受挫于哲宗、徽宗两朝。靖康乱后,能以民族大义为重,两次垂帘听政,对于南宋政权的建立,稳固南宋形势,起到了重要作用。

8、孛儿贴,为铁木真先后生下术赤、察合台、窝阔台拖雷四个儿子,都是剽悍善战的武士,成为成吉思汗征战四方的得力助手,自己也为蒙古帝国的兴起起到了关键作用。

元朝光献翼圣皇后弘吉拉·孛儿帖,孛儿贴(1161年-1236年),成吉思汗铁木真之后,当成吉思汗过世时,她尚在人间。到了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三年时,追 谥她为光献皇后。孛儿帖一生为铁木真先后生下术赤、察合台、窝阔台拖雷四个儿子,都是剽悍善战的武士,成为成吉思汗征战四方的得力助手,自己也为蒙古帝国的兴起起到了关键作用。根据《蒙古秘史》的记载,孛儿帖的年纪比成吉思汗长一岁。她为人贤明,帮助成吉思汗创立大业。

9、马皇后,史称马大脚,是明太祖朱元璋患难与共的皇后。明太祖朱元璋的皇后,原配妻子,历史上有名的好皇后,一生勤俭持家,生活作风朴实,平时粗茶淡饭,二人感情很好,朱元璋对她也很尊重,感激,朱元璋性格很暴虐,对她的建议也会听取,在她的影响下有所节制。

明朝孝慈高皇后马秀英,马皇后(1332年一1382年),名秀英,史称马大脚,是明太祖朱元璋患难与共的皇后。安徽凤阳宿县人,濠州红巾军郭子兴的养女。在以三寸金莲为美为贵,妇女皆缠足的元代,马秀英坚不裹脚,故被人称为“马大脚”。至正十二年(1352年),郭子兴将其许配给部将朱元璋,与其共同渡过十五年患难与共的征战生涯。明史上称她仁慈有智鉴,好书史。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立国号为大明,建元洪武,册立马秀英为皇后。对她十分信赖,多次听从她的意见宽免大臣过错。因此有人将她与唐代的贤后长孙皇后相提并论。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八月,积劳成疾的马皇后在南京病故,终年五十一岁。死后被谥为孝慈高皇后,葬于钟山之阳,即朱元璋死后合葬的明孝陵。

她是仁慈、善良、俭朴、爱民的一代贤后;她敢于在明太祖施行暴政时进行劝谏,保全了许多忠臣良将的性命;她善待后宫嫔妃,不为娘家谋私利开创了明朝后宫和外戚不干政的风气。

10、明成祖朱棣皇后徐氏,徐达之女,先于朱棣葬于长陵,明十三陵之第一陵。

明朝明成祖朱棣仁孝皇后徐氏(1362年-1407年),濠州人,徐达嫡长女,母谢氏(谢再兴次女)。此女美丽与聪慧并存,号称‘女诸葛’。洪武九年(1376年)正月二十七日,15岁的徐氏嫁给17岁的燕王朱棣为燕王妃;洪武十三年三月,燕王妃随成祖就藩北平。建文元年(公元1399)七月五日,燕王朱棣宣布起兵靖难,在朱棣前往大宁“借”兵之际,面对李景隆五十万大军兵临城下,燕王妃本人亲自登城督战,与世子朱高炽成功保卫了北平城;后来,建文帝削藩,建文四年六月十三日,历时整整三年的靖难之役终于结束,明王朝的京城南京被燕王军攻陷,燕王妃再次踏进皇宫的时候,已经是这里的女主人了。建文四年(1402年)十一月十三日被册立为皇后;永乐五年(1407年)七月崩于南京,寿46。永乐十一年(1413年)二月葬于长陵。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九月仁宗上尊仁孝皇后谥号曰仁孝慈懿诚明庄献配天齐圣文皇后。祔太庙。她在朱棣夺位道路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她孕育了皇太子→朱高炽.朱棣很爱她,终其一生,只有徐氏一位皇后!她一生简朴,史称正是她和朱元璋的马皇后的勤俭之风影响了明代后宫的政治,终明之世,尽管有时政治极度黑暗,但从未有过后宫干政的局面。

11、清孝庄皇后,皇太极之妃,辅佐三代帝王。

孝庄文皇后,来自蒙古博吉特家族,是蒙古科尔沁贝勒寨桑之女,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之庄妃,顺治帝福临的生母,康熙的祖母,历史上有名的贤后,培育、扶植了顺治、康熙两代君主,在从动荡到稳定的关键过渡时期,她尽其所能帮助皇帝调解宫廷中的矛盾,维护国家秩序,促进皇朝的统一,是清朝杰出的女政治家,清朝在康熙时期形成的黄金时代,孝庄起了重要的作用。她一生共协助过三个皇帝。因此,她被学者们普遍认为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也是皇后的典范。

孝庄文皇后(1613年-1688年),博尔济吉特氏,名布木布泰,亦作本布泰,蒙古科尔沁部贝勒寨桑之次女。出生于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二月初八日;天命十年(1625年)嫁皇太极;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在盛京称帝后,受封为庄妃;崇德三年生皇九子福临(顺治帝);崇德八年(1643年),顺治帝即位后,与其姑孝端文皇后两宫并尊,称圣母皇太后;顺治八年(1651年)上徽号曰昭圣皇太后;康熙帝即位后尊为太皇太后;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1688年1月27日)崩逝,享年七十五岁;葬昭西陵,上谥,雍正、乾隆累加谥,最终谥号为:孝庄仁宣诚宪恭懿至德纯徽翊天启圣文皇后,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贤后,一生培养、辅佐顺治、康熙两代君主,是清初杰出的女政治家。